舒亶简介

舒亶的诗词曲代表作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舒亶人物介绍

  舒亶是坚定的新党后辈,并非由王安石直擢超迁,而是为蜀人张商英所荐。自舒亶进入北宋政坛开始,新旧党变法之争已趋激烈。舒亶进入台谏以后,以忠直称。先是从严处理了郑侠、王安国案,有效扼止了保守派对熙宁新法的反攻。元丰初,已经在贬的苏轼因讥讽朝政而被捕,在时任御史中丞的李定主导下,开始对苏轼的羁押审问,是为“乌台诗案”。由于苏轼文名极盛,当时朝野即对此案展开广泛议论,如苏辙曾言苏轼何罪,“独以名太高”。后苏轼虽定罪坐实,但在舆论营救下特赦开释。元丰年间,新党虽仍占上,但神宗已对改革和改革派产生怀疑,进而对新党由支持转向利用。也正在这一时期,舒亶担任御史中丞,从而走上了政治斗争的口浪尖。此时,新党与温和派之间,新党内部,已多分裂。元丰四年,舒亶被人利用,卷入了攻击王珪的政治阴谋。元丰末年,又主导了张商英案。

  舒亶虽是新党,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党人,也因此,在元丰末期,他舍弃党派利益而劾张商英,而绍圣年间他也没有回到权力核心。

  宋史中舒亶见于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其主要的材料取自《邵氏见闻录》,而后者,是一部极不真实,充满了保守派的谎言的作品。在研读宋史这一部分记载时,读者要倍加小心。

舒亶的诗词

  • 1.《木兰花·金丝络马青钱路宋朝·舒亶 金丝络马青钱路。笑指玉皇香案去。点衣柳陌堕残红,拂面风桥吹细雨。 晓钗压鬓头慵举。恨里歌声兼别苦。西湖一顷白菱花,惆怅行云无觅处。
  • 2.《一落索·叶底枝头红小宋朝·舒亶 叶底枝头红小。天然窃窕。后园桃李谩成蹊,问占得、春多少。 不管雪消霜晓。朱颜长好。年年若许醉花间,待拚了、花间老。
  • 3.《一落索·蒋园和李朝奉宋朝·舒亶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 4.《醉花阴·月幌风帘香一阵宋朝·舒亶 月幌风帘香一阵。正千山雪尽。冷对酒尊傍,无语含情,别是江南信。 寿阳妆罢人微困。更玉钗斜衬。拟插一枝归,只恐风流,羞上潘郎鬓。
查看舒亶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