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的诗词曲代表作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

上官仪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上官仪自幼随父亲上官弘迁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大业十四年(618年),上官弘在江都之变中遇害。上官仪因藏匿得以幸免,为求避祸,自行披剃为僧。他研习佛典,精通《三论》,而且涉猎经史,善做文章。

累职拜相
  贞观年间,上官仪得到扬州都督杨仁恭的器重,并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被授为弘文馆直学士,累迁至秘书郎。当时,唐太宗常命上官仪起草诏谕,还让他参与宫中宴集,侍宴赋诗。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宰相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修成《晋书》。上官仪因曾参与《晋书》修撰工作,被改授为起居郎。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继位,上官仪又升任秘书少监。

  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立五子李弘为皇太子,后任命上官仪为太子中舍人。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升任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成为宰相,又加银青光禄大夫,仍兼弘文馆学士。

含冤遇害
  麟德元年(664年),皇后武则天引道士入宫,行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当时,唐高宗常被武则天压制,对她已有不满,意欲将她废为庶人,便密召上官仪商议。上官仪道:“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高宗便命他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得到消息,向高宗申诉辩解。高宗又不忍废后,因怕武后怨怒,便道:“这都是上官仪教我的。”

  同年十二月(665年1月),武则天指使亲信许敬宗,诬陷上官仪、王伏胜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叛逆。上官仪曾在李忠的陈王府担任谘议参军,与王伏胜一同事奉过李忠,因此遭到诬陷。不久,上官仪下狱,与儿子上官庭芝、王伏胜一同被处死,家产抄没。李忠也被赐死于贬所。从此,唐高宗大权旁落,朝政完全由武则天掌控。

  上官仪遇害时,孙女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与母亲郑氏一同被没入掖庭,充为官婢。她生性聪颖,逐渐得到武则天的重用,被引为亲信女官,掌管宫中制诰。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继位,上官婉儿被册为昭容。上官仪得以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并被以礼改葬。

上官仪的诗词

  • 1.《高密长公主挽歌唐朝·上官仪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 2.《相和歌辞·王昭君唐朝·上官仪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 3.《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唐朝·上官仪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 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 留连穷胜托,夙期暌善谑。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长...
  • 4.《奉和颍川公秋夜唐朝·上官仪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查看上官仪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