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较有名。

戎昱生平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

戎昱的诗词

  • 1.《和李尹种葛唐朝·戎昱 弱质人皆弃,唯君手自栽。藟含霜后竹,香惹腊前梅。 拟托凌云势,须凭接引材。清阴如可惜,黄鸟定飞来。
  • 2.《抚州处士湖泛舟送北回两指此南昌县查溪兰若别唐朝·戎昱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 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 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挥袂故里远,悲伤去住心。
  • 3.《客堂秋夕唐朝·戎昱 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虫声竟夜引乡泪, 蟋蟀何自知人愁。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 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
  • 4.《汉阴吊崔员外坟唐朝·戎昱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相...
查看戎昱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