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简介

屈大均的诗词曲代表作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屈大均生于1630年(崇祯三年)1010日,儿时随入赘邵家的父亲居住在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荔湾区西场)。1640年(崇帧十三年),随父亲归原籍番禺,恢复屈姓,更名大均。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1646年(顺治三年)补南海县生员。

参与抗清斗争
  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陷广州。1648年(顺治五年),屈大均参加其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斗争,同年失败。后至肇庆,向南明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授以中秘书,不久因父殁急归。

  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深受其思想的熏陶。曾参与陈邦彦等人发动的抗清斗争

文学

  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据朱希祖先生《屈大均(翁山)著述考》一文考证,屈氏著作在经过雍正、乾隆年间三次严令禁毁之后,可考知的屈氏著述仍不下三十多种,在屈大均生前已刊行的诗集有《道援堂集》、《翁山诗外》、词集《骚屑》;去世后不久又刊行了新编《屈翁山诗集》及《岭南三大家诗选》等。虽然抗清复明、弘扬民族节气始终是屈氏诗文的主旋律,但其诗文中充满着关注社会、体恤民生的情愫。康熙年间,名士周炳曾为《翁山诗选》作序,称其诗能为各阶层人士(上至“当世士大夫”,下至“遐方僻壤,小生俗儒”)欣赏与夸赞,誉享海内,这也正是“翁

屈大均的诗词

  • 1.《梦江南·悲落叶·其二清朝·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 2.《凤箫吟·赠李孝先新婚清朝·屈大均婿和翁、冰清玉润,翩翩丽藻还同。最娇梅福女,月华才貌,还喜早乘龙。恰当春禊候,浴桃花、持赠兰红。作好会鹣鹣,碧箫响彻烟空。香风。画楼吹处,锦笺斑管,分赋匆匆。一...
  • 3.《西峰访范复庵不值留赠清朝·屈大均横天一壁惊无路,频骑夹岭空中度。栈边万壑沉青冥,桥下千峰出烟雾。我从玉井得真源,明星玉女招不顾。直向西峰攀所思,楼压莲花花倒垂。三闾披发同山鬼,四皓疗饥有紫芝。...
  • 4.《题云台峰·其二清朝·屈大均抠衣上云台,磴道何盘纡。死生寄微繘,逡巡青壁隅。神气虽不变,四体挛以拘。阴井仰穿空,阳霤伏行虚。仙人遥见笑,戚施与蘧蒢。寥廓忽无天,穷高至奥区。巨灵厌大朴,雕崿...
查看屈大均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