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修评价

  曾慥(zào)《乐府雅词》序:“欧阳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王安石:“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苏轼:“三过平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尤展成《间集》:“六一婉丽,实妙于苏。欧阳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

  罗大经:“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

  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疏隽开子野,深婉开少游。”

  朱熹:“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毛先舒评其《蝶恋花》:“‘泪眼问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郭绍虞《宋诗话考》:“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

  正是欧阳文忠堪为人师的道德文章,才有薪火相传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才有了曾巩曾布昆仲,才有了“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呜呼!是欧阳文忠奠基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基础,追古溯今,世间已无欧阳修,堪与之比肩者,可有其二者否?——袁春乾

  第一,欧阳修在传统文化的重重束缚下挣扎着表现自我。他淡视名利,无欲则刚,其目的也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但他不是“守常”而是“图新”。第二,政治上他采取的路径是用批评、谏诤来缓解社会危机。第三,学术上对当时僵化风尚和陈旧价值观进行抵制和反拨。在当时随波逐流,人人自保的人文环境中,欧阳修身居高位,仍坚守大节,保持人格尊严,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对习惯势力和庸俗无聊的生存状态进行抵拒,对社会责任自觉地担当。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吸取勇于担当的因子,来培育抵拒庸俗、无聊的抗体。这也是我们今天纪念欧阳修的重要意义所在。——欧阳修研究专家、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朱安群

欧阳修的诗词

  • 1.《送威胜军张判官宋朝·欧阳修北地不知春,惟看榆叶新。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宾。野磷惊行客,烽烟入远尘。系书沙上鴈,时寄日边人。
  • 2.《夜行船·轻捧香腮低枕宋朝·欧阳修 轻捧香腮低枕。眼波媚、向人相浸。佯娇佯醉索如今,这风情、怎教人禁。 却与和衣推未寝。低声地、告人休恁。月夕花朝,不成虚过。芳年嫁君徒甚。
  • 3.《景灵朝谒从驾还宫宋朝·欧阳修琳馆清晨蔼瑞氛,玉旒朝罢奏韶钧。绿槐夹路飞黄盖,翠辇鸣鞘向紫宸。金阙日高犹泫露,彩旗风细不惊尘。自◇白首追时彦,行近储胥忝侍臣。
  • 4.《忆秦娥·十五六宋朝·欧阳修 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 展香裀,帐前明画烛。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
查看欧阳修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