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简介

吕温的诗词曲代表作

吕温(771~811)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吕温历史功绩

  吕温在法律思想上强调明刑立威,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权之以法制、董之以刑罚”;但又认为刑罚是道德的辅佐,刑罚的运用必须服务于“导之以德”,以达到使人“迁善远罪”的目的。为了维护封建法制的严肃性和力求执法公正,他提出了两个主张:①反对“功臣恕死”的规定,认为功不可以不赏,罪不可以不刑;信赏必罚是天经地义。如果有功勋的人犯了死罪予以免死,或者没有犯罪而先行恕死,乃是弃信废刑,挠权乱法,以罪宠人。这样不但不能劝善惩恶,反而会鼓励犯罪,对国家对功臣都将有害无益。②反对纳粟赎罪的规定,认为刑赏是国之大本,不可不严肃对待。汉代曾用过纳粟的办法除罪拜爵,但那是“杂霸道而隳王制,昧宏规而狃小利”。以之拜爵,固然毁坏了有功必赏的规定,以之除罪,更是废弃了有罪必罚的法律,是对残贼之徒和□宄之党大开免罪之门,使凶人酷吏可以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恶。这样,刑法规定得再严,甚至“临以斧钺,驱于鼎镬”,也是不足以立威的。

吕温的诗词

  • 1.《岳阳怀古唐朝·吕温 晨飙发荆州,落日到巴丘。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 二湖豁南浸,九派驶东流。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 忆昔斗群雄,此焉争上游。吴昌屯虎旅,晋盛骛龙舟。 宋...
  • 2.《青海西寄窦三端公唐朝·吕温 时同事弗同,穷节厉阴风。我役流沙外,君朝紫禁中。 从容非所羡,辛苦竟何功。但示酬恩路,浮生任转蓬。
  • 3.《赋得失群鹤唐朝·吕温 杳杳冲天鹤,风排势暂违。有心长自负,无伴可相依。 万里宁辞远,三山讵忆归。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
  • 4.《道州南楼换柱唐朝·吕温 鸿灾起无朕,有见非前知。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沉吟方在斯。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
查看吕温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