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湜简介

江湜的诗词曲代表作

江湜(shí)(1818~1866)清代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三与乡试,皆不第,出为幕友,历东、福建等省。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咸丰十年,奔走避兵,忧愤而死。诗宗宋人,多危苦之言。有《伏敔堂诗录》。

  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毕生心力凝结为《伏敔堂诗录》。诗集中行旅诗歌占百分之四十之多,这些诗歌记行述闻见,以漂泊、回归为内核,辐射出孤独、深愁、思乡、回归四类情感主线,于山程水景中抒写出一颗乱世愁郁的心魂。其诗自:“平生参遍名家作,似为今时写此哀;写出浑疑哀已尽,明朝又上笔端来。”(《录近诗因书四绝》之一)也有少数诗作,如《流民》等,述及民间疾苦。其诗工力深厚,擅长白描,戛戛独造,造意遣词,力脱常径,自言其诗“脱略前人”,“意匠已成新架屋,心那傍旧枝开”(《近年》),很为时人推重。近代陈衍称他是“咸、同间一诗雄”,“寻常命笔,每首必有一二语可味者”(《近

  江湜,咸丰时县学诸生,屡试不第,曾为幕僚,或作塾师,借以糊口。咸丰七年(1857)

  由其表叔彭蕴章为他援例捐了个从九品“分浙试用”的差使,在杭州都转盐运使营务处掌文书。太平军兵临杭州时,他从乱军中逃出,投奔到在温州任永嘉县令的好友陈子余处。未几老家传来噩耗:其父在苏州城破后,被太平军所杀,其母和一妹亦投水而亡。

  咸丰十一年(1861)避乱温州期间,夏游雁荡山(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写下**《大龙湫题壁》:“嶂连兮山四围,仰飞瀑兮从天来,倾万斛之珠玑,为我心兮写哀。噫!尘澒洞兮故里为灰,非龙湫之宴坐将余生兮焉归?”。同治元年(1862)官乐清

江湜的诗词

  • 1.《山寺夜起清朝·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 2.《湖楼早起二首清朝·江湜 其一面湖楼好纳朝光,夜梦分明起辄忘。但记晓钟来两寺,一钟声短一声长。 其二湖上朝来水气升,南高峰色自崚嶒。小船看尔投西岸,载得三人两是僧。
  • 3.《冬夜·其二清朝·江湜 我翁客授不家食,岁晚归来课艺勤。未必誉儿真有癖,尝因对客命为文。科名原不关吾道,著述何当慰府君。此日镫前惟有泣,传家一集并遭焚。
  • 4.《旅夜用孟郊体·其四清朝·江湜 檐雨滴空廊,一滴惟一音。羁人坐修夜,一坐非一心。一心亡故怀,剩有愁相寻。且披折绵衣,自奏明徽琴。咄哉子野死,虞韶成卫淫。
查看江湜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