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节(1873-1935) 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甘右滩人。清末在上与章太炎、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后入南社,长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以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作品兼见唐诗文采与宋诗骨格,人称"唐面宋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蒹葭楼集》等。

黄节的诗词全集、诗集(542首全)

  • 441.《五月十六日作清朝·黄节国亡身老甚须臾,楼外风来雨打湖。湖水荷花三百顷,万鱼齐泣过河枯。
  • 442.《郡斋风夜清朝·黄节庭风掀树树欲落,空枝撑空狞相攫。东斋起看残月高,冻雀颤栖噤不作。袖间缩手徒尔为,霜气侵裾渐袭肌。熏炉独共寒温意,北斗阑干露未晞。
  • 443.《北风清朝·黄节北风吹春挟飞沙,打窗散几响齿牙。气呵万夫夺四塞,日光白缬黄生花。婆娑老子坐痛衋,庭竹深苞鸟敛翼。独有桃根动宕中,舒条破蕾无南北。可怜鸿雁声更悲,度关入塞草不肥。...
  • 444.《题黄叶楼报刘三为予题蒹葭图之作清朝·黄节寂寂寒鸦欲暝天,就中人物定谁贤。缤纷落木行俱尽,憔悴残秋强自妍。一叶枯荣视天下,满楼风雨忆江边。吟诗且遣平生志,两地披图共惘然。
  • 445.《我诗清朝·黄节亡国之音怨有思,我诗如此殆天为。欲穷世事传他日,难写人间尽短诗。习苦蓼虫惟不徙,食肥芦雁得无危。伤心群贼言经国,孰谓诗能见我悲。
  • 446.《春晚示栽甫清朝·黄节上京相见讵无贤,深语能忧更待宣。坐审乱时逾十稔,一为迁客遂三年。下脐此气今犹冒,纳手仍寒事可怜。春晚江南君所忆,定知蒲柳已含烟。
  • 447.《己未九日清朝·黄节烂漫花光送晚秋,午馀寒蝶尚淹留。直知天意存荒径,且遣霜威上薄裘。国事正冠吾孰语,重阳得酒世能休。古人此日登高感,不谓于今亦独愁。
  • 448.《送王秋湄清朝·黄节南禽代马各依依,岂谓归乡客又归。少为井闾谈往劫,再沽鱼蟹试初肥。冬来不减方秋味,江合无如一鸟飞。只此去留还莫共,有人能说不相违。
  • 449.《杨少勤胡荫荪两生过谒寓楼别后寄清朝·黄节海角同携犯雨寻,叩门惊起已宵深。迟明会见山相对,入梦方持日就沉。风转树间留去叶,灰成烛后尽馀心。老怀不为英年语,地动天回力倘任。
  • 450.《题岭南小雅集集终录简岸先生诗清朝·黄节一方忠义古今垂,岭海风流是我师。四十年来忧国泪,伤心难尽草堂诗。
  • 451.《杂诗·其二清朝·黄节一雨山云缓缓归,西峰楼外隐依微。回头欲睇丁沽水,不见东流挂落晖。
  • 452.《十月五夜作清朝·黄节危城昏语夜堂堂,辍讲程门有去方。不惜此身亡乱际,北风犹说第三章。
  • 453.《诸将四首·其四清朝·黄节箕封藩属改盟新,藐尔蜻蜓小国邻。回纥征兵犹亘市,司农筹币重捐缗。海滨贡雉知何日,湖上骑驴忆古人。太息五洲成战局,青山无地驻闲身。
  • 454.《中秋步月用丁未海上韵清朝·黄节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三载客游吾亦倦,渐愁双鬓有霜新。
  • 455.《雨中与陈树人同坐湖舠清朝·黄节十年为别经旬晤,相对林泉各老苍。一雨化云春似海,早潮添洑水周堂。幽禽自戢飞腾意,密树时搴窈窕光。已办晓行成久滞,隔江游屐正淋浪。
  • 456.《简瘿公清朝·黄节文章不朽关风节,士行从来乃国维。老辈主持原有责,时流薄弱岂云知。君于名德都交遍,事或非人莫强为。贾郭谊高犹见鄙,莱芜虽激可追思。
  • 457.《崇效寺对牡丹作三首·其三清朝·黄节违弃何堪赋改求,采兰屈子日繁忧。独哀芜秽洵吾道,自惜铅华为汝谋。顾景不常春易去,愿天为美雨旋收。稼轩原有飘零感,蝶恋花词只是愁。
  • 458.《春暖清朝·黄节折枝疏竹缘墙活,濯干孤桐阅岁青。渐换衣裘充薄著,少移花药补前庭。闲中遂过句萌节,春事犹勤种树经。坐想胜游终一往,隔林黄鸟语丁宁。
  • 459.《闰五月朔日雨中清朝·黄节先时渴暑忽成霖,窗下枯桐负帝心。一榻背暄仍膏润,片云将梦更萧森。夏原长物乾能救,道不回车水益深。自有闭门终日事,起看微霭上高林。
  • 460.《题桃花扇传奇三首·其一清朝·黄节兴亡静托渔樵话,尽是当年束手人。莫向媚香楼下过,桃花如雨又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