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岱简介

何振岱(1867~1952)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何振岱擅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慕僚生涯

  父亲秀才,曾任县府幕僚。何振岱自幼聪颖好学,因家贫,父亲曾多次要他到店馆当学徒。何振岱坚决不肯,母亲也不赞成,自愿做女工挣点零钱供儿上学。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第四名举人。3次考进士均落第。科举废止后,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沈葆桢之子)聘为藩署文案。公余,沈何二人常作诗唱和。沈离职后何振岱到上海柯鸿年家司笔墨兼教读其子女。不久,结识了老乡、同光派诗人陈衍。

  修纂地志

  辛亥革命后,与陈衍同回福州。振岱应聘为福建省盐运使刘鸿寿西

何振岱的诗词

  • 1.《小重山·其二清朝·何振岱频岁家居多往还。晴窗常共饭,小盘桓。如何半月隔容颜。些儿路,远比几重山。且莫皱眉湾。朝朝询翠竹,报平安。千丝茧绪尽须删。萧清地,换了寸心闲。
  • 2.《清平乐·菊影清朝·何振岱数枝幽映。画意诗情性。淡墨屏山斜又整。七载望中三径。清愁流作霜痕。又灯摇曳虫魂。醒醉商量无可,夜深小梦相温。
  • 3.《转调二郎神·梅花清朝·何振岱玉枝零乱,怎不向、金壶幽贮。算误倚枯丛,更催春羯,相近都非素侣。雾鬓风鬟轻寒里,悄写影、水烟荒渚。问世外灵根,花中高韵,几人知汝。无语。前身瑶苑,忆陪灵圉。近纸...
  • 4.《绛都春·咏盆梅,寄示道之、翼之清朝·何振岱摇灯屏曲。袅一缕诗魂,和香来去。玉立癯身,寄托盆中无多土。掬泉漫入铜壶供,展病干、依然苍古。记锄明月,种成偏远,故园双树。重数。芳寻踪迹,疏篁外、冉冉绿鬟欹雾。...
查看何振岱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