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简介

顾况的诗词曲代表作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盐横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顾况的故事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诗句“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被后人归纳一句著名的成语“红叶传情”,然而这却是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佳话轶事。相传在唐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身在洛阳的年轻诗人顾况拾得从皇家宫女所居上阳宫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阳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红叶,叶面上有宫女题写的哀怨诗句“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萌动爱意的诗人也赋诗一首写于红叶之上,并将这片红叶从上水池传进宫内,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宫女取得联系。此后顾况和这位宫女二人经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恋的心声。不久发生唐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官兵为抵挡叛军安禄山进行为期60天的“洛阳保卫战”最终失败,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结为连理白头到老。从此红叶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传咏至今。这段甜美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作“下池轶事”在洛阳古城流传。

顾况的诗词

  • 1.《送少微上人还鹿门唐朝·顾况 少微不向吴中隐,为个生缘在鹿门。 行入汉江秋月色,襄阳耆旧几人存。
  • 2.《悲歌五唐朝·顾况 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愁人夜永不得眠, 瑶井玉绳相对晓。
  • 3.《步虚词唐朝·顾况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 4.《忆鄱阳旧游唐朝·顾况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查看顾况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