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的诗词曲代表作

归有光(1507年1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病逝,年六十六。
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归有光水利贡献

  自古以来太湖流域以富庶闻名,但伴随着发展,太湖水旱灾情越来越严重,到了明朝,每三到七年就要发生一次水灾。归有光居住在安亭时,对太湖地区的水利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吴淞江是太湖入海的道路,只要拓宽吴淞江,解决吴淞江的淤塞问题,其他的水道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反对排泄太湖水,因为“夫水为民之害,亦为民之利,就使太湖干枯,于民岂为利哉”!他上书给当时的兵道、知府、知县,阐述自己的治水主张。他还搜集当时相关的水利文献,著《水利论前》《水利论后》等,撰成《三吴水利录》四卷,是古代太湖水利研究的重要资料。

归有光的诗词

  • 1.《奉酬冯太守行视西山关隘次宋庄见弃田有作明朝·归有光 云代搏胡兵,千里羽书亟。戒邻畏明牧,循山转危踬。通谷数行周,在所皆行至。猃狁虽匪茹,中国亦有备。所悲《云汉》诗,余黎靡孑遗。今岁洪水割,怀襄颇不异。巨浪落高崖...
  • 2.《二石歌明朝·归有光 太湖波翻江海连,二石飞来堕我前。大者恢诡作蛮舞,高者翛翛特清楚。忆昔秦公辟西圃,岩愕争来献庭户。悠然日与西山伍,大贤名迹成往古。我见拜之礼亦可,近者尚书称豪武...
  • 3.《奉托俞宜黄访求危太朴集并属蒋萧二同年及长城吴博士明朝·归有光 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独力撑颓宇,清响薄高云。余少略见之,讽诵每忻忻。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芬。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苟非知音赏,宋公安肯云?嗟乎轻薄子,狂...
  • 4.《乙卯冬留别安亭诸友明朝·归有光 黾勉复行役,殷勤感故知。悠悠寒水上,猎猎朔风吹。弹雀人多笑,屠龙世久嗤。往来诚数数,公等得无疑。
查看归有光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