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简介

傅山的诗词曲代表作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傅山隐居

  明亡后,傅山衣红衣,居山寺,改号朱衣道人,从事着反清复明的秘密活动。清顺治11年(公元1654年),傅山因南明总兵宋谦在晋豫边界起事反清,事败下狱,成“谋逆钦犯”,虽遭严刑,却坚贞不屈,曾绝食九日,濒临死亡,后经营救获释,此案曾轰动一时,被称作“朱衣道人案”。顺治14年(公元1657年),顾炎武江南已无法容身,“浩然有山东之行”,应傅山之邀,千山独步,天行地,来到了太原。顺治16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克镇江,袭南京张煌言攻安徽,江南反清形势似转机,傅山闻讯后,急忙南下,既至南京,郑张已败走,他只好带着又一次地扫兴回到太原,其后一直隐居于晋祠陶洞。他曾作《宿陶》

  老眼憎,云陶稳睡拔鸣;晋祠三日无吟兴,只忆观澜智勇生。

  隐居期间,他吟诗作,潜心著述,并与顾炎武、阎若璩、阎尔梅朱彝尊等学人考证晋祠,感怀晋史。傅山待友必煮,故有人也将云陶洞称作烟洞,“石室茶烟”是晋祠内八景之一。景宜园距云陶洞数步之遥,园内“杂树交荫,希见曦影”,此地为傅山饮茶品茗处。

  期间,傅山先生在此还留有许多书法作品,其中嵌于朝阳洞石阶下周柏旁壁间的“晋源之柏第一章”最为要紧,其字行楷中揉魏碑,舒缓里见矫捷,遒劲得力,练达通脱,一看便知是高逸出世、遗身物外之作,难怪能被阎若璩誉为晋祠三绝之一。难老泉亭内的“难老”匾、圣母殿廊下的“永锡难老”匾均为名题。嵌于文昌宫墙壁上的《文昌帝阴骘文》也出自他的手笔,全文446字,小楷写就,直师钟繇,工整不苟,玉润珠圆,是其罕有的小楷作品。另外,景宜园楹联“茶七碗,千盅,醉来踏破瑶阶;柳三眠,一梦,兴到倾倒碧玉觞”、同乐亭楹联“万竿逸气争栖凤;一凌云见箨龙”,“梧桐月白杯中照;杨柳来画上川”,也均为傅山所书。云陶洞楹联“日上山红,赤县灵真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之上联中的“日”与下联中的“月”合璧为明字,“珠明”则暗指朱明。

  傅山对晋祠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书法、著述,更在于对晋祠操守的提升、品格的趋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云陶洞紧邻朝阳洞,占据着晋祠云至高。俯瞰全园,了然一目,远眺田畴,隐约可现。除去一年一度庙会里的纷杂熙攘,除去平日偶有挚友造访,这里少有游人光顾。园日涉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当石磴上青苔侵阶、隙间拱草,秋树下的扫叶人又把一季的春华挈走时,傅山先生慨叹感怀之余,却未倦慵喟然,诗作愈发激昂高亢,著述愈发精邃深湛,书法愈发奕奕神采,意志愈发贞固刚毅。他不是“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隐逸者,也非“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的削迹仙。

  论及晋祠的操守、品格,岂有不言傅山傅青主者也!

傅山的诗词

  • 1.《江月清朝·傅山 可惜此江月,教吾今乃看。同舟无语得,独坐有情难。贾客瞑樯稳,荒鸡觉夜阑。菰芦人不见,寂寂好长干。
  • 2.《老趣清朝·傅山 老趣深自领,弱丧将还乡。天地既逸我,岂得反自忙。言语道断绝,寤寐束吾装。早起闻霜肃,
  • 3.《庚子二三月之间·其二清朝·傅山 秋冬无一诗,花鸟讵如许。一年快一年,感慨何胜语。天机之所触,不选生如稆。花岛情有无,木人作意阻。韄揵多所碍,于道亦龃龉。南山起春云,东风吹小雨。绿涟动青嵓,澹...
  • 4.《送友之秦中清朝·傅山 尔去褒斜道,秦关兵尚多。难堪儿女意,其奈鼓鼙何?战地惊鸿雁,秋闺怨骆驼。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
查看傅山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