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简介

杜荀鹤的诗词曲代表作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本的记载,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杜荀鹤作品特点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诗人的本性,天然好赋吟,作中多有如此之自咏:
  “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山居自遣》)
  “苦吟只天性,直道世将非。”(《寄从叔》)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山中寄友人》)
  “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投李大夫》)
  “多惭到处有诗名,转觉吟诗僻性成。”(《叙吟》) 二、多题赠僧侣寺院隐居士之作。对佛门有一定的领悟和向往。三、句作中不刻意规避重字。
  “满酌劝君,劝君君莫辞。”(《送人游江南》)
  “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投长沙裴侍郎》)
  “朝喜艳春,暮悲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春闺怨》)
  一生苦贫而励志好学。“贫”慨多见诗中。“昼短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综观其诗,成就一般,因其守贫乐道,亦得诗之真趣。虽亦不免干禄戚怀之忧,但也是人之常情。
  诗题材可分三类,风格也因类而别。数量甚多的描写山林隐居生活五律追求枯寂静冷的境界,与晚唐贾岛派风格相近。艳情诗近艳丽的温(庭筠)李(商隐)派诗人韩偓;代表作《春宫怨》以宫女身世象征怀才不遇,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风暖声碎,日高花影重颇有名,时称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奠杜荀鹤文学史地位的是他反映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疾苦的诗作。《时世行》二首(《山中寡妇》、《乱后逢林叟》),《题所居村舍》写战乱造成的农村萧条凋敝;《再经胡城县》声讨杀人升官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指斥藩镇乘乱拥兵的野心;《蚕妇》、《田翁》揭露繁重赋役带给人民的灾难;《》暴露不平的阶级对立,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晚唐乱世社会现实的本质。这类诗用短篇近体浓缩对现实的忧患不平和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擅用对比,语言清新通俗而爽健有力,继承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传统而有创造发展。严羽沧浪诗话》列杜荀体。今存《唐风集》3卷,是诗人自编诗集,收诗300多首,均律诗绝句

杜荀鹤的诗词

  • 1.《赠老僧唐朝·杜荀鹤 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度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 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 2.《春日闲居即事唐朝·杜荀鹤 未得青云志,春同秋日情。花开如叶落,莺语似蝉鸣。 道合和贫守,诗堪与命争。饥寒是吾事,断定不归耕。
  • 3.《春日行次钱塘却寄台州姚中丞唐朝·杜荀鹤 岂为无心求上第,难安帝里为家贫。江南江北闲为客, 潮去潮来老却人。两岸雨收莺语柳,一楼风满角吹春。 花前不独垂乡泪,曾是朱门寄食身。
  • 4.《入关因别舍弟唐朝·杜荀鹤 吾今别汝汝听言,去住人情足可安。百口度荒均食易, 数年经乱保家难。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天道不欺心意是,帝乡吾土一般般。
查看杜荀鹤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