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的诗词曲代表作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储光羲生平

  储光羲,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东)。开元十四年(726)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奉使至范阳。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强兵劲卒,正积极准备发动叛乱,而唐玄宗委任权奸,荒于政事。储光羲途经邯郸,作《效古》二首写途中所见:“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妇女役州县,丁壮事征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稼穑既殄灭,川泽复枯槁。”并自抒怀抱说:“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中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又有《观范阳递俘》诗说:“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对朝廷的昏聩,安禄山的野心,洞若观火。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储光羲因晚年失节,《旧唐书》、《新唐书》皆无传。其事迹散见于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集70卷,已散佚。所著《正论》15卷、《九经外议疏》20卷。今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

储光羲的诗词

  • 1.《临江亭五咏唐朝·储光羲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山横小苑前,路尽大江边。此地兴王业,无如宋主贤。 潮...
  • 2.《秦中守岁唐朝·储光羲 众星已穷次,青帝方行春。永感易成戚,离居难重陈。 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 广庭日将晏,虚室自为宾。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 3.《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唐朝·储光羲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 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 宇...
  • 4.《洛潭送人觐省唐朝·储光羲 清洛带芝田,东流入大川。舟轻水复急,别望杳如仙。 细草生春岸,明霞散早天。送君唯一曲,当是白华篇。
查看储光羲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