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的诗词曲代表作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骨峥嵘,寓意深远。

陈子昂子昂遗迹

陈子昂读书
  陈子昂读书台位于射洪县城北23公里处的金华山上,是初唐诗人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原名读书堂,或称陈公学堂。

发展历史:
  ①旧址在金华古观之后,今祖师殿一带。唐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陈子昂立旌德碑于读书堂前。

  ②中唐后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学堂因之衰废。

  ③宋嘉裕年间,邑令庞子明在其遗址建拾遗亭。

  ④ 明初,拾遗亭已毁,廉承务逍于旧基建屋塑像,并立明远亭于其侧,成化时,县令郭镗立感遇亭。

  ⑤清初,上述建筑全坍坏。

  ⑥康熙五十一年,知县唐麟翔于学堂旧址建方厅一大间,置匾额为古读书台。

  ⑦道光八至十一年,邑令钱秉德,汪澍移读书台于岭后梧岗山。

  ⑧光绪六年(1880),知县文芳等捐资劝募,拆去短垣,芟除荆莽,于亭前新建厅三间,翼以回廊曲槛,外置甬道门阁;亭右立精舍三间,亭后辟地增葺大厅三间,额拟留山馆,游廊环绕,外蔽缭垣;最后砌台竖荷叶亭一大间,额拟涵波临江,建房三间,小榭一间,已初具规模。此后基本保持原状,略有增修。

  文革期间被毁。

  ⑨2006年0525日,陈子昂读书台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陈子昂墓
  陈子昂墓在今四川省射洪县龙宝乡龙宝山东麓,龙宝山唐时名独龙山。陈子昂墓面对梓水,右傍涪江,四周青山蔚起,层峦叠翠,平川广陆,流水映带。唐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之立旌德之碑于墓前,后因字迹磨灭,宋开宝年间郭延谓重建此碑。明成化时,郭堂及扬澄曾先后立诗碑于墓前。清嘉庆时,墓侧有祠,康熙四十八年知县李瑞建,旁有古柏五十八株,犹蔚然翠。文革中,墓被毁,1999年恢复维修陵园,现址为后来砌石恢复土冢原貌。

陈子昂的诗词

  • 1.《古意题徐令壁唐朝·陈子昂 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 2.《题田洗马游岩桔槔唐朝·陈子昂 望苑(一作远)长为客。商山遂不归。谁怜北陵井(一作客)。未息汉阴机。
  • 3.《山水粉图唐朝·陈子昂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 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 4.《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唐朝·陈子昂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
查看陈子昂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