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亮简介

陈希亮(1000或1002—1065)宋眉州青神人,字公弼。幼孤好学,兄使治钱息,希亮召逋家焚其券。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历知长沙、临津等县,又知房、曹等州,提点江东刑狱,徙河北。嘉祐二年,入为开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户部勾院。请补外为京西转运使,迁京东,移知凤翔府。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分司西京,致仕卒。仕宦所至,锄豪强,惩猾吏,平冤狱,蠲赋役,为政严而不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有《辨钩隐图》、《制器尚象论》及文集。

陈希亮主要成就

  为官政绩

  陈希亮字公弼,他起初做大理评事,主管长沙县政事。有个叫印国师的僧人,他出入章献皇后家,与几个显贵的人(公卿大夫之类)来往,倚仗着他们的势力占据百姓的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收捕惩治他,在法律上定他的罪,全县的人都很惊惧。

  郴州场有人伪造凭证供给缴纳租税的人送给官府,事情被察觉,这个缴纳租税的人应当被处死。陈希亮明察他没有罪,释放了他,不久果然查捕到那个伪造凭证的人。陈希亮后来又升为殿中丞,调转主管鄂县政事。县府的老官吏曹腆怠慢法令,因为陈希亮年轻,轻视他(陈希亮)。陈希亮任职办事,首先查到了他的罪过,曹腆磕头流出血,表示愿意改过自新,陈希亮告诫他而免去处罚,他终于成了好官吏。当地的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把这叫作“春斋”,他们说不这样做就会发生火灾。百姓谣传有穿红衣的三个老人带来火灾。陈希亮禁止了这项活动,百姓不敢犯禁,火灾也没有发生。陈希亮毁掉的不合礼制的祠堂上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等到陈希亮免官离开,当地父老送他出县境,流泪说:“您离开我们,穿红衣的老人又会出来了。”

  陈希亮母亲去世,他服丧期满做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着了火,官府想要再建,估计要用三万钱,陈希亮说:“陕西在打仗,希望用这笔钱馈赠军队。”皇帝下令停止建塔。青州百姓赵禹上书朝廷,说赵元昊一定反叛,宰相认为赵禹乱说,把他流放建州,赵元昊果然反叛。赵禹诉告所属的宫府,官府不接收他的案子,他逃到京城自己申辩,宰相发怒,把他下到开封狱中。陈希亮提出赵禹可以奖赏不可以加罪,争辩不停。皇帝下令释放赵禹,奖赏他做徐州推官,并且想要陈希亮做御史。正赶上外戚(皇后家族)沈元吉因做坏事、偷盗杀人,陈希亮一审问就得到实情,沈元吉自己受惊倒地而死,沈家诉告陈希亮,皇帝下令弹劾陈希亮以及几位办事的官吏。陈希亮说:“杀死这个坏人的唯独我一人。”于是陈希亮把罪过归在自己身上,他因犯罪而罢官

  皇祐元年,皇帝下令让他做提举河北便籴之官(负责征调粮食),都转运史魏瓘揭发陈希亮擅自提高降低物价。不久魏瓘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主管开封政事,陈希亮请求在朝廷上与他们论辩。他们对答以后,仁宗认为陈希亮正确有理,罢免魏瓘的官职,让他去主管越州政事,并且想要任用陈希亮为龙图阁学士。陈希亮说:“我与转运使不和,不能算没有罪过。”

  他竭力请求回到滑县。正赶上黄河池一代涨洪水,快要决口,陈希亮全都召集朝廷派到黄河监督防洪的人,派那些皇帝的亲兵防守堤坝。陈希亮住在会决口的地方的屋子里,官吏百姓流着泪轮换劝谏他离开,他坚决睡在那里不躲开,洪水后来也退去了。

  智架飞桥

  北宋年间,四川青神县人陈希亮正在安徽宿州做官。那时汴河改道流经宿州,年年洪水泛滥。一年夏天,又逢天降暴,差役慌忙前来禀报说:汴河上的桥梁又被冲垮了。陈希亮当即冒来到河边,察看灾情。据当地老百姓讲,这汴河水势太猛,再坚固的桥礅都要被冲垮,要在此地架桥架桥真比登天还难。如今桥又被冲垮,来往行人过河只有靠渡,极不方便。再加上水势太猛,渡也不时翻沉。陈希亮想,这河上还是应该架桥,要怎么架才不被冲垮呢?他陷入了沉思之中。这次陈希亮察勘了汴河水情回衙以后,就见他成天伏案在纸上着什么。深烛光下,也在不停地改改画画。经过没日没夜地筹划,他终于创造出一种新的造桥方案。这就是不在河水湍急的流水中建桥礅,而是修建一种木制结构的直接飞跨两岸的桥梁。这样不仅来往船只不受阻隔,而且不论夏天发多大的洪水,桥身也丝毫无损,安然无恙。 于是,他命令属下采备木料,并请来木工现场施工。没有多久,宿州城的汴河上,架起了一座崭新的木桥,桥身如虹,飞跨两岸。桥上行人来往,桥下般楫畅通。

  人们都赞扬陈希亮不仅是一位清官良吏,而且还是一位能工巧匠。这宿州的汴河桥确是一大发明,连朝廷都下诏嘉奖,并且推广这种造桥的造桥的方法。过去苦于水患,造桥无方。如今从河南开封的京都,到泗州(安徽泗县)都模仿陈希亮的造桥方法,建起了一座如虹的飞桥。

陈希亮的诗词

查看陈希亮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