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简介

竹(Bambusoideae),为禾本科、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为木质,也有草质,中间稍空,有节且多而密,正常高5-10米,有的甚至可达40多米;竹叶呈狭披针形,叶面深绿色;竹子像稻穗,主色为黄色;期一般是5,果期10月。竹的名称来源于其古字,它的古字形象下垂的竹叶,后演变成如今的汉字竹。

竹原产地是中国,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栽培广泛,主要产于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地,在世界范围内也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一些国家。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喜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耐磨性等特性,可以制作成各种家具或工艺品;竹笋、竹米、竹鞭均可食用或入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竹生长周期短,四季常青,也可以作为城市绿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凌霜,古代多用来形容正直、不屈的人物。竹在生长期间不畏严寒酷暑,不畏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欧阳炯·关于竹子的诗句(共1句)

欧阳炯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炯(896-971),益州华阳(今属四川成都市)人。他生于唐末,一生经历了整个五代时期。在前蜀,仕至中书舍人,国亡入洛为后唐秦州从事。后蜀开国,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六十六岁时官至宰相。广政二十八年(965)后蜀亡国,入宋为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以本官分司西京卒,时年七十六岁。欧阳炯性情坦率放诞,生活俭素自守。他颇多才艺,精音律,通绘,能文善,尤工小词。今存文两篇,见《全唐文》、《唐文拾遗》。诗五首,见《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词四十七首,见《花问集》、《尊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