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简介

"壮志"是由"壮"与"志"构成的联合式名词,读音为zhuàng zhì(注音ㄓㄨㄤˋ ㄓˋ)。其核心语义指豪迈伟大的志向,英文对应"great aspiration"或"lofty ideal"。该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运用,《后汉书·党锢传》记载张俭因"壮志"获世人敬仰,唐代骆宾王边城落日》以"壮志凌苍兕"展现军旅豪情。作为经典文学意象,毛泽东在《七律·到韶》中写下"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壮志,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则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表达。

郭之奇·壮志的诗句(共1句)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