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简介

是指短时间内突然降落的强降现象,汉语拼音为zhòu yǔ。骤指忽然降落的大雨。该词汇最早见于道家经典《老子》"骤雨不终日"的哲学论述,宋代秦观满庭芳·咏》"骤雨才过还晴"的诗词描写展现了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运用。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通过"禁得骤雨一激"的场景描写,印证了该词汇在古典小说中的实际应用。

作为汉语固定短语的组成部分,"骤雨"常出现在"狂骤雨""暴骤雨""疾风骤雨"等成语中,用以强化对自然现象或抽象概念的描绘。在气象学层面,骤雨具有强度变化大、持续时间短的显著特征,与"阵雨"存在语义交集。

李端·骤雨的诗句(共1句)

李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