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作为汉语词汇,表示真诚、忠诚的品格特质,其字形由"中"与"心"构成,体现以心为本的道德准则。该词在《说文解字》中被训为"尽心曰忠",强调竭尽本心的行为标准。在语言应用中常与"赤胆""丹心"等词组合,形成"赤胆忠心""碧血丹心"等成语,既承载着忠君报国的传统伦理,也延伸出为民利民的现代价值取向。该词汇在儒家典籍中与"忠恕之道"形成哲学关联,在《左传》等文献中构建起为政伦理体系。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