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简介

谪仙(拼音:zhé xiān),汉语词语,原指被贬谪至人间的神仙,后用以赞誉才情超凡、举止脱俗之人,亦特指唐代诗人李白,或代指遭贬谪的官员。

该词包含三层含义:一指谪居人世的仙人,如《南齐书》载山中养鼠者被称为谪仙;二为李白的专属称号,源自贺知章读其《蜀道难》后称“谪仙人”,杜甫韩愈文沿用此称;三指遭贬官吏,如刘禹锡诗中“谪仙年今应满”。

该词可追溯至汉唐时期,成为文人雅称。汉代东方朔、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等均被称作谪仙。

汪莘·谪仙的诗句(共1句)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