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多层含义的词语,其核心释义包含三个历史演变阶段:最初泛指远行他乡的旅者,后特指参与军事行动的戍边将士,唐代法律文书更将其定义为临时招募的兵役人员。该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晋代陶潜以"勗哉征人"勉励远行者,唐代李益用"一夜征人尽望乡"刻画戍边军人的乡愁,至近现代陈毅诗句仍沿用其军事语境。唐代《唐律·擅兴》通过法律条文明确"征人"特指非正规卫戍部队的临时兵士,形成独特的制度性定义。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