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简介

鹧鸪属(学名:Francolinus):是雉科鸟类的一属,共有5个物种。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虹膜为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为橙黄色。

多生活在丘陵、矮小岗、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有时候3-5只结群寻找食物。遇惊时很怏地匿藏在灌木丛深处,很难发现。脚爪强健,善于在地上行走,虽不常飞行,但飞行速度很快。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

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一带。

何景明·鹧鸪的诗句(共1句)

何景明的诗词曲代表作

何景明(1483年8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