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拙"为汉语词汇,拼音标注为yū zhuō(注音:ㄩ ㄓㄨㄛ),核心释义为"蠢笨,拘泥守旧",英文可译为"stupid, impractical"。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清代吴敏树在《答李香州书》中用"迂拙"自述性格特征。宋代谢维新《事类备要》等典籍记载相关用例,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同义词列为"呆腐""迂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