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儿简介

"游侠儿"作为汉语复合词,其语义呈现历时性演变特征。该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植白马篇》"幽并游侠儿"句,指代崇尚武德、轻生重义的侠义之士。至唐代王昌龄塞下曲》用"莫学游侠儿"进行讽喻时,词义已隐含对游手好闲者的批判。清代《聊斋志异·促织》中"市中游侠儿"的用例,则标志着该词完成了从褒义侠客到贬义市井青年的语义转化。

王昌龄·游侠儿的诗句(共1句)

王昌龄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