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简介

有情,汉语词汇,拼音为yǒu qíng,原指人类具备情感或情义,后衍生出多重含义,涵盖人际交谊、男女爱慕之情及佛教对众生的称谓。

其内涵包括个体情感意识、人际关系中的情义联结,以及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如唐代张彦远评所言“画外有情”。佛教语境下转译梵语“sattva”,指代一切有情识的生物。元代后,“有情”特指男女恋情逐渐成为主流语义,多见于《西厢记》《二刻拍案惊奇》等通俗文学。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唐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使其广为人知。佛教典籍《坛经》《法华经》扩展了其宗教意涵,明清小说进一步强化世俗情感中的用法。

屈大均·有情的诗句(共1句)

屈大均的诗词曲代表作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