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书简介

音书(拼音yīn shū)是汉语词汇,核心释义为"音讯、书信",最早见于《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该词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如唐代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描绘战乱导致通信断绝的场景,元代郑光祖《倩女离魂》用"一纸音书"展现书信传递情感的功能。其近义词包括"音讯""音问""消息"等,在汉字结构上由"音"与"书"构成。

韦庄·音书的诗句(共2句)

韦庄的诗词曲代表作
韦庄(约836─910)唐末五代人、词人。字端己,谥文靖。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曾辞家泛潇湘,游江南。公元880年(广明元年)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后逃至洛阳,赴润州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府,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江南避乱生涯。公元894年(乾宁元年)登进士第,及第后历任拾遗、补阙等职。公元901年(天复元年)入蜀任王建掌书记。仕蜀十年间,为王建扩展势力,建立大蜀政权出谋划策,外交内政,多为所制,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其诗极富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间派”重要词人。存诗320余首。有《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