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医方的诗句(共1句)

医方简介

医方作为汉语双声词,其核心语义涵盖医术理论体系与医疗实践方法,兼具医疗处方文本的实体含义。汉代出土简帛文献显示,医方在先秦两汉时期已成为医学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老官汉墓出土医方木牍通过文字训诂证实了早期中医诊疗术语的系统化特征。唐代《外台秘要方》收录汉唐历代医方,被清代医家徐大椿定义为"医方类"典籍典范,保存了宋以前中医方剂学的原始形态。现代学者通过对《金匮要略》等经典的考证,将"医方之经"的称谓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形成历史关联。当代临床实践中,"岳阳膏方"等遵循古法调治原则的应用案例,延续了医方作为医术载体的功能价值。

李觏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