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渺,汉语词语,拼音为yǎo miǎo,注音为ㄧㄠˇㄇㄧㄠˇ,意为悠远、渺茫貌,英文对应「dimly discernible」。
其核心含义强调视觉或感知上的遥远模糊感,具有抽象的空间意象特征,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对空间或时间深远不可及的描绘。该词在清代小说《镜花缘》中被表述为“岂可因事杳渺,人有妍媸,一并使之泯灭”。另有传统文化百科韵文以“幽冥杳渺,天体著彰”的表述。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一说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经明行修,隐居不仕,以诗名世。有《深雪偶谈》。全宋诗诗文不用古律而以意为之。有《秋崖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