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蓑简介

烟蓑(拼音:yān suō)是汉语词汇,特指古代用草编织而成的防用具蓑衣。宋代苏轼在《满庭芳·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中写下"千缕掛烟簑",成为该词语的经典出处。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烟蓑常与渔隐意象结合,"蓑烟笠""烟蓑钓笠"等复合词频繁出现于唐宋诗词。该词通过气笼罩的蓑衣形象,引申出淡泊隐逸的精神寄托,成为文人墨客构建田园意境的重要元素。

史达祖·烟蓑的诗句(共1句)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