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辞源》是对的。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这是一个词,不是杨和柳并列。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叶采,字仲圭,号平巖。南宋时期官员,建阳(今福建)人,叶味道之子。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一二有传。叶采初从蔡渊受《易》,已而往见陈淳,淳以其好猎高妙而少循序,痛砭之。自是屏敛锋芒,渐趋着实。理宗淳祐元年(1241)进士。历邵武尉(《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景献府教授、秘书监、枢密院检讨,累官翰林学士兼侍讲。尝论郡守贪刻之害,理宗嘉纳之。景定初卒。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