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简介

循循,拼音xún xún,汉语词语,释义包含有顺序的样子、遵循规矩貌、徘徊不前貌三重含义,语出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

该词既可形容事物的有序排列,亦指恪守规范的行事方式,还可描述犹豫不前的状态。在文献中常以复合词形式呈现,如“循循有序”展现秩序性。现代语境中常见于教育领域,如“循循善诱”描述系统性教学方法。

唐代韩愈《通解》最早使用“循循然”描述上古民,宋代范仲淹句“乏才止循循”呈现官吏安于常规的状态。清代文献中既有官员低调行事的“循循然如无所能者”记载。

林同·循循的诗句(共1句)

林同(?—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