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妍简介

暄妍,汉语词语,拼音为xuān yán,释义为天气和暖、景物明媚。该词由“暄”(温暖)与“妍”(美丽)二字合成,集中体现春日景物温润明丽的特征。

南朝宋鲍照《采桑行》中“是节最暄妍,佳服又新烁”为该词最早出处,描绘春暖时节的自然景象。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则用“日暄妍”描述林和煦天气。该词自鲍照作发端后,逐渐成为古典文学中的常用意象,多用于摹写气候宜人、景色鲜妍的自然情境。

作为中古汉语双音节形容词的典型代表,“暄妍”一词被《汉语词典》收录为标准词汇。其构词方式及意象应用,在诗词、笔记等文体中延续至今。

林逋·暄妍的诗句(共1句)

林逋的诗词曲代表作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