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汉语词汇。拼音:xiǔmù释义:腐烂的木头。《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有时也比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三国演义》《花城》1981年第2期:“地板上堆着几件式样古老的樟木箱笼,上面的描金图案早已斑驳难辨,露出朽木的原色。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