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妆,汉语词语,拼音为xīn zhuāng,注音为ㄒㄧㄣ ㄓㄨㄤ,原指女子新颖别致的梳妆打扮,亦指新扮饰好的容颜。该词出自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
该词既包含女子对妆容的创新修饰,也指向装扮完成后呈现的容色状态。瞿秋白《赤都心史》中“淡素新妆的贵妇人”拓展了该词的使用范畴。
新妆作为文学意象的应用贯穿南朝至近现代。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载“新妆已竟”,唐代诗词多用以描绘女性形象,近代文献仍沿用该词形容梳妆行为。其词义结构在汉语中保持稳定,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范式。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