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之得名始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孝公把都城从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一带)迁于此,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因这里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土的陶文,以为商鞅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