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简介

闲愁是汉语中表示因闲暇而产生的莫名愁绪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无具体缘由的抽象心理状态。该词由"闲"与"愁"构成偏正结构,注音为ㄒ一ㄢˊㄔㄡˊ(xián chóu),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于描摹文人寂寥心境,如唐代张碧《惜》"一窖闲愁驱不去"即以具象化手法表现难以排遣的闲愁。元代李好古《张生煮海》中"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的表述,更将这种抽象情感扩展为成语。宋代贺铸青玉案》通过"一川烟草"等意象,建构出闲愁的审美范式。

辛弃疾·闲愁的诗句(共3句)

辛弃疾的诗词曲代表作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