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无瑕的诗句(共2句)

无瑕简介

无瑕(拼音:wú xiá)是汉语形容词,源自《左传·闵公元年》"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本义指玉器无斑点,后引申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该词常见于成语"白璧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和"美玉无瑕"(形容事物毫无缺点),在古典文学中多见于对人物品格的赞誉,如《淮南子·精神训》"审乎无暇"、《西厢记》"娇滴滴美玉无瑕"。现代汉语中常与"纯洁""完美"等词组合使用。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