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简介

梧桐(Firmiana simplex (Linnaeus) W. Wight)是锦葵科梧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6米,梧桐树皮青绿色,平滑;叶片心形,叶柄与叶片等长;圆锥序顶生,色淡黄;果为蓇葖果膜质,有柄;种子球形,有皱纹;花期6

梧桐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从广东海南岛到华北均产之。也分布于日本。多为人工栽培。梧桐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稍耐阴,不耐寒,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梧桐目前繁殖方式多为播种、扦插、分根三种形式。

本草纲目》记载梧桐皮、叶、种子均可入药,可治肠痔、烫伤、小儿口疮等。梧桐高大挺拔,冠形优美,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对抗性,是公园、绿地、社区、校园及庭院绿化的良好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初唐文学家虞世南的《》中写道:“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赞扬蝉性情高洁,择梧桐这种良木而息。

元稹·梧桐的诗句(共1句)

元稹的诗词曲代表作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