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楚国灭方国庸(今湖北竹山一带)而置汉中郡(汉水之中之意),另设武陵县;武陵之名源于竹山境内的武陵河(今堵河,汉江最大支流)。后秦灭楚,楚人南迁,武陵,大庸等地名也随之南迁至湖南常德武陵山一带,这也是西汉武陵县与武陵郡异地同存的原因。西晋,武陵郡撤销,仅存武陵县。据《后汉书·郡国志》载“秦昭王取楚六百里地置汉中郡,辖南郑,武陵,长利,上庸等县。”
秦朝置武陵县(今湖北竹山),因其境内武陵河(今堵河,汉江最大支流)得名,属汉中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甫立,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置武陵县(今湖北竹溪),隶属汉中郡;改秦置的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怀化市溆浦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朝廷将郡治迁于索县(今常德市鼎城区)。顺帝阳嘉二年,武陵郡郡治移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武陵郡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域名,在此后五百多年中,时因时废。
晋置武陵县,属上庸郡。《桃花源记》所叙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叫“武陵县”的只有竹山。竹山古称武陵县,属汉中郡,在秦朝就有了。晋时,武陵县属上庸郡。而竹山境内的堵河旧称武陵河,河中峡谷还叫“武陵峡”。虽然湖南常德一带,汉代也曾经设武陵郡,但竹山武陵县的设置在秦朝就有了,时间要早得多。历史学家石泉先生考证,中国古代地名搬家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许多地名相同。如湖南常德一带的武陵郡、大庸郡,就是从湖北竹山复制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