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简介

文采(拼音:wén cǎi;注音:ㄨㄣˊ ㄘㄞˇ)是汉语名词,属偏正式结构词汇,语法功能可作主语或宾语。该词多重含义包含乐曲的抑扬和谐、艳丽错杂的色彩、华美纺织品或服饰,文章词藻的精妙修饰、文辞的雅丽以及文学创作才华。在法语中被翻译为"élégance du style",英语中对应"literary grace"等表述。

文采主要通过语言表达的优美程度呈现,适度的修饰可增强表现力,具体技法涵盖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句式变换及名言引用等。如长篇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通过"激情澎湃且文采飞扬"的语言,展现了意化创作特征。

该词起源于对华美纺织品与服饰色彩的原始指代,后伴随文学实践扩展至文字韵律、音乐和谐与思想深度的审美层面。其概念演变既保留"艳丽错杂的色彩"本义,又衍生出对文艺才华与语言艺术表现力的评判标准。

卢挚·文采的诗句(共1句)

卢挚的诗词曲代表作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林逸趣,有的写诗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