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是汉语词汇,特指天然形成的地理屏障,常被用于军事防御和文学意象。该词最早见于《南史·孙范传》隋军渡江的典故,并在《隋书·五行志》中明确记载"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其语义拓展至泛指险要江河,如五代时期柳永以"天堑无涯"描写钱塘江,金代李汾用"天堑波光"指代黄河。诗词创作中,李白《金陵》以"天堑浄波澜"强化长江天险意象,毛泽东则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反用该词,创造"天堑变通途"的现代化表达。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