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简介

他乡,汉语词汇,读音为tā xiāng,泛指异乡或家乡以外的地方。该词常用于描述远离故土的生活境遇,承载漂泊、孤寂的情感内涵,在文学中常作为思乡或客居心境的意象,如“他乡遇故知”被列为传统人生四喜之一。

其情感内涵贯穿古典与现代文本:汉乐府《饮长城窟行》最早出现相关表述,唐宋诗词将其发展为重要主题,李白杜甫等均有以“他乡”入的作品。明清小说如《红楼梦》《镜花缘》延续使用此意象,至现代诗人艾青仍借该词传递离散体验。历代典籍中,“他乡”既映射对故土的眷恋,也反映异乡的人际际遇,形成跨越时代的文化表达范式。

薛瑄·他乡的诗句(共1句)

薛瑄的诗词曲代表作

薛瑄(1389年8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