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简介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界北纬30°55'40"~31°32'58"和东经119°52'32"~120°36'10"之间,位于江苏省南部,北临江苏无锡,南濒浙江湖州,西依江苏常州、江苏宜兴,东近江苏苏州。由江苏省对太湖全境进行行政管辖。

太湖湖面面积2578平方千米,水域面积为2334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

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气候。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

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太湖岛屿众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印发了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杨维桢·太湖的诗句(共1句)

杨维桢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他著述等身,行于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题着说》、《史义拾遗》、《东维子文集》、《铁崖古乐府》、《丽则遗音》、《复古诗集》等近二十种。 书法以行草最工,笔势岩开,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牖,例载而归”之势,传世作品有楷书《周上卿墓志铭》,行书《张氏通波迁表》、《真镜庵募缘疏卷》、《鬻字窝铭》、《城南唱和诗卷》、《元夕与妇饮诗》、草书《梦游海棠城诗卷》、《竹西草堂记卷》、《致理斋尺牍》、《晚节堂诗》、《沈生乐府序》等,其余墨迹则多见于书札及书题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