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简介

笋(Bamboo Shoot)是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竹为质化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量1000~2000mm的地区。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竹需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以4.5~7为宜。竹笋是竹的幼芽,顾名思义,春天破土而出的是“春笋”;夏秋时节收获的叫“夏笋”;冬季收藏在土中的便是“冬笋”。光是我们可以吃的竹笋就有毛竹笋、淡竹笋、麻竹笋、慈竹笋……少说也有80多种。竹笋再一加工,又摇身化作笋干、笋衣、笋丝、腌笋、酸笋、笋脯等。笋是优良的保健蔬菜,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但春笋中难溶性草酸钙含量教多,因此各种结石患者不宜多食。过量摄入纤维素会对肠胃造成负担,严重的还会引起肠胃不适。儿童、年老体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虚肠滑者不宜多食春笋。

汪茂荣·笋的诗句(共1句)

汪茂荣,男,1962年生,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持社社员、中华词(BVI)研究院特约编辑、“诗教网”第二届国诗大赛评委、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李鸿章研究会理事、“安徽省近百年名家诗词别集丛书”编委、桐城市书法家协会学术顾问、桐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桐城诗词》主编。著有《懋躬丛稿》,点校出版《睫闇诗抄》、《周弃子先生集》、《海外庐诗》、《诗法通微》、《坚白精舍诗集》、《周退密诗文集》、《唐玉虬诗文集》(后二种与刘梦芙教授合作。以上各书均由黄山书社出版)。主编《安徽桐西汪氏宗谱》。“汪茂荣旧体诗选”获《诗潮》杂志社2013年“最受读者喜爱的诗歌奖”年度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