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简介

松属(学名:Pinus L.)是松科下一属。该属植物为常绿乔木,稀为灌木;枝轮生,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叶有两型:鳞叶(原生叶)单生,螺旋状着生;针叶(次生叶)螺旋状着生,辐射伸展,常2针、3针或5针一束,每束针叶基部由8-12枚芽鳞组成的叶鞘所包。球单性,雌雄同株;雄球生于新枝下部的苞片腋部;雌球花单生或2-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直立或下垂,由多数螺旋状着生的珠鳞与苞鳞所组成。小球果于第二年春受精后迅速长大,球果直立或下垂;球果第二年(稀第三年)秋季成熟,熟时种鳞张开,种子散出;种子上部具长翅,种翅与种子结合而生。

该属分布于北半球,北至北极地区,南至北非、中美、中南半岛至苏门答腊赤道以南地方。中国分布几遍全国。是组成北温带、北亚热带高针叶林及干旱林地的主要成分。

木材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舟车、板料、农具、器具及家具等用,也可作木纤维工业原料。树木可制成多种化工产品,种子可榨油。药用的松花粉、松节、松针及松节油是从各种松树采收和提取。多数五针松类有较大的种子,可供食用。多数种类为森林更新、造林、绿化及庭园树木。

李德裕·松树的诗句(共1句)

李德裕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武宗继位后,李德裕拜相。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对他都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