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圭·松江的诗句(共1句)

松江简介

上海古称华亭、松江,清代学者钱大昕曾对“松江”这一地名进行过简短的辨析,所著《十驾斋养新录》内《松江》一条记载:“唐人文称松江者,即今吴江县地,非今松江府也。松江首受太湖,经吴江、崑、嘉定、青浦,至上海县合黄浦入海,亦名吴松江。唐时未有吴江县,则松江上流为吴县南境。士大夫游宦,自苏至湖、杭二州,皆取道焉。《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张翰在京师,思松江鲈脍;张志和渔父词》:‘松江蟹舍主人欢’;陆龟蒙《松江蟹舍赋》,杜牧《松江泊》诗:‘震泽平芜岸,松江落叶波’,皆谓吴江也。韩退之《王仲舒碑》文:‘在苏州,隄松江,路害阻滞’,盖隄于吴江,非华亭也。元升华亭县为华亭府,后为松江府,自是松江之名移于华亭,遂不知吴江之为松江矣。”。根据内容记载,“松江”一名首先是作为河道名而存在的,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转变为行政区名——松江府。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