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简介

(拉丁学名: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松科松属植物尾松的雄球花粉,又称松黄。其母体尾松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12-20厘米,球果卵圆形,鳞盾菱形。该树种在长江下游其垂直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长江中游海拔1100-1200米以下,在西部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在中国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等长江流域及以南省份,越南有人工林。

尾松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土壤,生长于红壤、沙质土。松花粉含钾、镁、硒及酵素,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润肺益气、止血除等功效,可内服或外敷。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保护肝脏、抗衰老、降血糖等作用,2014年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花粉可冲服或制成松花、松花团子等食品。

松花粉异名松黄,性温味甘,归肝脾经,主治外伤出血、湿疹等症,外用需适量撒敷。花粉过敏者慎用,内服常用量3-6克。

纳兰容若·松花的诗句(共1句)

纳兰容若的诗词曲代表作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