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简介

泗河,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南四湖支流,是东省中部较大河流。古称泗水,为古代著名的大川,《曲阜市志》也记作洙泗河,为四渎八流之一,《论语》名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就是孔子在观泗河奔流时的感叹。发源于新泰市东南太平顶山西麓上峪村东黑峪山,经新泰、泗水、曲阜、兖州、邹城市(原邹县)、济宁、微山7县市,于济宁新闸南任城区石桥镇与微山县鲁桥镇交界泄入南四湖,河长169公里,流域面积2383.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85/1000。上源的泉林泉群曾被认为是泗河之源,是山东省著名的泉域和景名胜。

泗河原系淮河的一条最大的支流,现代地理的南四湖及以南废黄河、骆湖至洪泽湖以北都是泗水流域,至淮阴注入淮河,元代京杭运河全线贯通后,古泗河下游成为运河航道,泗河上游成为京杭运河的支流,南四湖形成后,泗河仅余从河源到鲁桥入湖的一段,注入南四湖,成为南四湖的支流,也是京杭大运河的支流。建国后在入湖段另挑新河,改由新闸南入湖。

泗河中上游流经低山丘陵区,集流迅速,洪水对下游威胁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对干支流进行了长期治理,并建设了一批拦蓄工程,使泗河水害基本消除,同时水电得到发展。泗河也是济宁市的重要灌溉水源。

韩翃·泗水的诗句(共1句)

韩翃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