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简介

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及蕨类中的树蕨,具有根、干、枝、叶等结构,通过种子、插枝等方式繁殖。木本植物茎内的形成层使其具备次生生长能力,形成年轮结构。全球现存树木约3万亿棵,半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拥有约8000种树木,截至2020年总数约1426亿棵。区因海拔和降水差异形成不同植被景观,如热带林与稀疏林相并存。树木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气候,并提供生物栖息地。中国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展抢救复壮,2024年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西北地区杨树、刺槐等成过熟林因立地条件差、树种单一出现衰退,采取抚育间伐、混交改造等措施。木材广泛用于建筑、燃料等领域,部分古树群通过生态旅游实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

陈傅良·树木的诗句(共1句)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陈傅良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薛季宣的事功之学、启后叶适之集大成者,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他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傅良治学严谨,上溯三代、秦汉,一事一物,必致其极。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建院篇》、《历代兵制》、《毛解诂》、《八面锋》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